這次很感謝「IFME 童鞋 X 嬰兒與母親」邀請了小兒科 許登欽醫師 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帶入「學步兒必知!幫助寶寶正確跨出人生第一步」,用心分享寶寶每個學步階段與父母可能會擔心的情況。
「嬰兒與母親 懷孕生產育兒情報」FB 粉絲團有保留當天直播內容:
課程中,許登欽 醫師 提到「學步」不僅僅是學走路,還包括:
✅神經與肌肉協調
✅肌肉鍛鍊及控制
✅骨骼結構的發展
✅大腦及內耳的平衡
不僅讓我大驚,「學步」不僅只是「學走路」而已,也整理了這次上課重點跟大家分享。
•我家寶寶是不是有O型腿?X型腿?
小寶寶時期(一歲前)都覺得腳好像有點O,聽完醫生說明,才知道那是因為寶寶出生前在子宮內成長,子宮空間有限,寶寶的腿都呈彎曲狀,以致於出生時腳步呈現O型腿。但寶寶逐漸長大,腿型也會有變化,O型腿的狀況會逐漸改善。
當然,若覺得自己家的寶貝腳怎麼看怎麼怪,可以向兒科醫生或小兒骨科醫生諮詢唷!
•我家寶寶為什麼都踮腳尖走路?
1.5 ~2歲會發展出腳跟著地。3歲:腳後跟的功能才能算比較穩定。
5歲:養成腳跟著地的步態,跌倒機率減少。
回想起蒙蒙小時候,有好一陣子都踮腳尖走路,請他好好走路,走一下子又不知不覺得踮起腳尖拉來。
想想醫生說得沒錯,踮腳尖是很自然的,因為「踮了腳尖,孩子可以看到更多」,沒錯,我們想看更遠更高的東西,不也是不自覺地踮起腳尖嗎😊
但如果孩子每次走路總是踮腳尖走,可以至復健科或骨科(小兒骨科)門診做諮詢。
•我家寶寶好像有扁平足?
3歲前幾乎都是扁平足。•如何判斷有沒有扁平足?
觀察孩子穿的鞋子,若內側磨損較快,可以留意一下孩子足弓發展。另外,走路內八、常抱怨腳酸(撒嬌不算)、容易跌倒等,父母留意一下,觀察是否是足弓問題導致。
•預防&改善扁平足→誘發足弓發展
老話一句:多運動。✅讓足部多接觸自然環境,包含草地、沙地等不同質地的地板(當然做父母的,要先確認環境是否安全),讓孩子腳肌肉練習抓地力以促進足弓自然發展。
✅適度的拉筋運動&肌耐力訓練。
✅親子室內同樂:用腳掌抓物運動、翻腳掌遊戲(用腳的邊邊走路)、爬枕頭山&棉被山等皆可訓練孩子足部肌肉。
•在家練習走路需要穿鞋或穿襪子嗎?
答案是「不需要」。
許醫師建議「越小的孩子,越應該在裸足的情況下行走,去刺激腳底連接腳指頭的肌腱」、「讓腳肌肉可藉此練習抓地力以刺激足弓發展」。
但外出時,在我們無法確定環境安全的地點時,就需要一雙好鞋子保護寶寶小腳腳。
• 如何正確測量(購買)寶寶鞋子尺寸
其實,最方便正確的方式是帶孩子到童鞋專賣店請專業人員幫孩子測量與選鞋。但...當面臨帶孩子出門選鞋不是這麼方便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做法測量寶寶腳的大小,選擇適合的鞋子。
或許很多人認為小孩大很快,買大一號、兩號的鞋子比較省!
不不不,想想若自己穿大半號的鞋子,走路都小心翼翼地,害怕拐到或感覺鞋子要掉不掉...不舒適的感覺,對於剛在學步的孩子,不是更危險嗎?可能讓寶寶在練習走路時拐到受傷,影響寶寶對邁出步伐的信心,也會影響寶寶足弓...等發展。
•鞋子清潔方式與保養注意事項
✅使用中性清潔劑+軟毛刷輕輕刷洗髒污。✅使用乾毛巾將水分吸乾,鞋跟朝下陰乾。
✅理想狀態是有兩雙以上鞋子做替換。
清潔鞋子的觀念與步驟,這不僅適用寶寶鞋子唷。
IFME 兒童機能童鞋 特色
在這次講座中,第一次知道 IFME 的唸法,平常我都念「I。F。M。E。」,原來是念「If me...」(如果我是孩子....),有設身處地為孩子設計適合鞋款,幫助孩子邁出每一步的意味。
來自日本的 IFME 健康機能童鞋 是與日本早稻田大學 鳥居俊 博士 產學合作,主要依據人體接觸地面自然形成的凹槽,研發 IFME 專利鞋墊,能幫助孩童學習正確走路施力,有效預防姆指外翻及扁平足。IFME 鞋墊上的凹槽是模擬裸足行走產生的形狀,不僅固定腳趾讓足部更服貼舒適,在行走間可讓腳趾緊抓地面,將接觸到的壓力分散開,降低衝擊力!並且刺激足底的肌肉,讓足弓健康自然形成。
IFME 除了針對鞋墊研究外,對於鞋子的包覆性、透氣性...等機能也一一為孩子小腳腳考慮到了!
對於在不久的將來,孩子要學習「如何穿鞋」也考慮到了!例如:左右腳的鞋墊不同顏色、後腳帶的設計...等,讓孩子在學習穿鞋上更容易上手。
不得不說,蒙蒙第一、第二...雙童鞋就是購買IFME,IFME 在媽媽界聲名遠播,身旁許多媽媽朋友幫孩子買的第一雙童鞋就是 IFME ,除了包覆性好、腳墊設計...優點外,還有外型設計有可愛、有帥氣,不管男寶寶或女寶寶都適合穿戴。
現在正在幫卡蘿物色外出鞋,IFME 的女寶寶學步鞋有好多花色,每一款都讓我眼冒愛心,果然...女兒果然是讓父母心甘情願讓錢包不見的小可愛❤️